香港艺术边缘化

香港艺术边缘化

香港艺术边缘化

时间:2007-12-25 00:00:00 来源:金羊网

资讯 >香港艺术边缘化

  全球的文化社群继续沉迷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任何东西,为他们的作品出高价钱,但来自香港的作品似乎就遭到冷遇。   《香港艺术:文化与非殖民化(HongKong Art:CultureandDecolonization)》一书的作者以及艺术历史学家克拉克(DavidClarke)表示,香港被漏掉了。自香港回归十年来,香港艺术似乎就存在于边缘。   从艺术品的叙述中,很容易发现这座城市为什么没能引起很多人注意。由于狭小的公寓、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香港艺术家的创造往往更私密、更个人,跟恢宏的大陆作品有本质的不同。   克拉克表示,人们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时就好像它是现在才开始的,香港和台湾是现代中国城市,有现代中国艺术。特别是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国艺术唯一可以真正繁荣起来的地方就在这两个日益繁荣的社群。   在香港11月的克里斯蒂拍卖上,大陆艺术家创下了数百万美元的纪录,这多得益于世界各地买家的捧场。然而,于1995年去世的香港大师陈福善(LuisChan),他的一幅1971年创作的作品去没有卖出去。这位艺术家描绘光怪陆离的场景。他的三幅作品以每幅不到1.5万美元出售,没怎么超出高端的预期,但即使是香港爱好者都觉得这些作品贵。   嘉图现代艺术(GrottoFineArt)是香港少数专注于本地作品的画廊,其负责人欧阳宪(HenryAuyeung)表示,“如果你是严肃的、博闻的收藏者,你会发现香港艺术是非常值得收藏的,因为它的技术性、原创性和目前的价格。如果你是一个投机者,那么你就会抱着不同的目的去采购。”欧阳估计,他的45位艺术家,包括一些有名的艺术家,只有10%是靠作品为生的,这些艺术家大多数有正式工作,这是香港艺术私人的一面。   /Site艺术空间负责人伯杰(TobiasBerger)表示,在香港,艺术有带出批判思维的潜力。身份问题已经变成香港艺术一个强有力的主题。   专注于大陆作品的少励画廊(Schoeni ArtGallery)于5月首次为一位香港画家举办展览。负责人文惠贤(NicoleSchoeni)对展品备受好评感到高兴,但承认很难说服顾客买这位画家的作品,对此感到失望。她表示,因为他是一位香港艺术家,如果他是大陆人,同样话题的作品就比较容易卖出,因为它会“更具争议性”。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