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林个展"沪申画廊开幕
"林一林个展"沪申画廊开幕
"林一林个展"沪申画廊开幕
时间:2008-01-14 00:00:00 来源:东方早报
资讯
>"林一林个展"沪申画廊开幕
三毛雕塑沪申画廊是一个百变空间,顾德新曾经将里面的柱子乔装改扮,以此对当代艺术进行了一些指向本体的提问,刘建华也曾经将这里整个改造成了一个垃圾场,以暗喻中国当代艺术,但昨天,艺术家林一林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影像的天地。
昨天下午,“时空隧道———林一林个展”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开幕。“时空隧道”展示了林一林近两年来的工作,包括第12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的记录了一项公共艺术的影像作品;一系列和挪威学生在奥斯陆和广州一起合作的行为艺术;关于外滩的地下人行隧道的一个新的录像作品;19世纪30年代的漫画形象三毛的雕塑;还有林一林在海南海口拍摄的一段录像。
整个展览空间中,到处都是播放中的行为录像、或者是纪录性的影像。这些纷繁的动态画面,将展览空间切碎了,观众被迫忘记了空间环境,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影像作品上。
实际上,展览现场并不会真的给人以时空隧道的感觉。时空隧道,记录的应该是林一林这两年来作为一个旅居纽约的中国艺术家双重疏离的感觉。在世界各地的艺术旅行,影像如同随机的碎片一样扑面而来,在内心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时空隧道。就像林一林自己所说,“我试图通过将物质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混合来创造一种特定的特性,但它们只是浅薄的,没有任何内容的……一个令人惊异的世界的本质就在于它的表面性/浅薄性之中。”
碎片,无意义的碎片的排列组合,会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者赋予一个虚拟世界以真实的意义。林一林个展中一件作品就表达了类似的含义,他在地铁出口拍摄了无数行色匆匆的人,那些人从镜头前掠过,面容层层叠叠。让人想起庞德写下的那句诗,“人群中那些面孔忽隐忽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
整个展览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林一林参加去年卡塞尔文献展的“纪念性游戏”的行为录像。在卡塞尔Nordstadt公园里一堵巨大的砖墙两边,本地居民和国外游客拔河游戏。他们各自处于一边,而看不到另一边。林一林介绍了这个作品背后的意图:“这是一个关于集体主义和狂欢的游戏。”但是,在这个作品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陌生、互相了解的愿望、看不见的博弈等含义。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