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饥渴”折射公共品供应不足

博物馆“饥渴”折射公共品供应不足

博物馆“饥渴”折射公共品供应不足

时间:2008-02-20 14:40:17 来源:中国财经报

资讯 >博物馆“饥渴”折射公共品供应不足

作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仅仅免费两天就闭馆检修,原因在于被万名观众“挤瘫”了。过去收费参观,省博每天客流量约千人左右,最大接客量不超过5000人,而免费开放第一天竟挤进上万游客,场馆设施受到损坏,“综合陈列大楼内的五六个厕所冲水器被用坏,数万份简历、卷纸、洗手液被拿用一空。”

  湖北省博物馆座落于武汉市,文物丰富,其中馆藏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稀世珍宝,免费开放不仅引来如潮的武汉观众,许多外地游客也纷至沓来一睹国宝级文物。在笔者看来,博物馆人满为患,万名观众品尝“免费大餐”,应是可预见的,堪称是一种公民博物馆“饥渴症”,省博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当然,博物馆的“卷纸、洗手液被拿用一空”,反映了少数游客文明素质欠佳。但从根本上讲,公民博物馆“饥渴”是因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太少,甭说省级、国家级博物馆,连市、县级博物馆都鲜有不收门票的。许多博物馆常年游客稀少,卖不出几个银子,宁愿闭门休馆也不肯对公众免费敞开大门。近年来,少数承载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博物馆”,虽然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或半票,但总体上讲,中国博物馆文化仍处于一种收费甚至高收费状态,令许多观众望而却步。如果全国大多数博物馆实行免费,人们用得着从外地赶往武汉抢“免费午餐”吗?

  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博物馆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成为当代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公民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了解、感知和热爱,博物馆文化的熏陶不可缺少,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是博物馆要免费开放,让公民自由地吸吮博物馆文化的营养。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博物馆文化对公民的教育和熏陶,如法国博物馆、展览馆基本都是免费开放,世界著名的卢浮宫对未成年人、失业人员、残疾人及陪护亲属、新闻记者等一律实行免费,此外,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法国国庆日,以及每年9月的博物馆开放日,对所有公众免费。据说居住在卢浮宫附近的孩子们,从小是在卢浮宫“泡”大的,对法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感悟可称刻骨铭心。

  中国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众多,收藏着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是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血脉”。建设文化大国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在刚刚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清明、端午、中秋拟定放假,这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博物馆对传承历史文化责无旁贷,公民呼唤更多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以解博物馆“饥渴”。博物馆是历史圣地和文化百花园,而不是赚钱机器,因此,博物馆免费离不开政府财力支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