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井喷两面观

博物馆井喷两面观

博物馆井喷两面观

时间:2008-02-20 14:41:35 来源:东方网

资讯 >博物馆井喷两面观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拥挤的景象几乎时时处处可见。但前几天发生了两桩重大的拥挤事件,以致国家通讯社也作了报道。一桩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的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由于人多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有7人重伤。另一桩是湖北省博物馆实行免费对公众开放,参观者蜂拥而至,摩肩接踵,周六、周日更排起数百米的长队,创下了日参观1万多人次的新纪录,是免费前日参观人次最高峰的十倍以上。

  前者是商品促销,人们是为了抢购低价的食用油,而酿成悲剧。后者则是文化活动,为了享受免费待遇,观众如云,争先恐后,以致博物馆出现爆棚。两桩重大的拥挤事件情况不同,其实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省钱。无论是物质上的民生,还是非物质的文化生活,人们都祈求少花钱多实惠,乃至不花钱得好处。这可能是人的一种本性,无关财富多少、收入高低。每年圣诞节之后,西方的商家普遍低价销售商品,不是照样吸引无数腰包鼓胀的人们挤破窗、轧扁头吗?

  这些姑且不论,而侧重议论一下博物馆井喷现象。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博物馆的观众因免费开放而疯狂,其实是一个警示,说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对过往的高价门票不满,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用切实的行动回应百姓的这种期待,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人民的精神家园,让普通百姓都能免费享受到它们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就意味着政府不仅要关心物质的民生问题,也应该将非物质民生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据说湖北省博物馆以前的门票每张为30元,即使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因觉得贵而从未进去参观过。可以想象,30元钱对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并非一个小数字,足以成为全家一两天的伙食费,假如父母带着孩子进去参观一下,上百元的费用,更是占居了每月生活费的相当比例。而对博物馆心向往之的心态,也是不可改变的。难怪一听说免费开放,当然就要进去一睹为快。就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一些文化设施的“进入门槛”确实过高,别说二三十元的门票,那些动辄五六十元的电影票,几百元上千元的戏票,那更是让人望而生畏。所以,在文化生活即非物质民生问题上,如何让百姓得实惠,乃当务之急。

  不过,这里也有另一个问题,就是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就是宁可吃好穿好,却不愿为精神产品、文化生活投资,觉得这是额外开支。即使收入不菲的人,也有这种心态。明明每月有书报费,却不舍得订报买书;喝酒、抽烟可以爽快地掏腰包,却不肯进博物馆、科技馆去看看;舍得在牌桌上麻将台上输一把,却不愿投资家庭的文化基本建设。诸如此类,消费观出现了一种扭曲。本人因在媒体工作,每年总有朋友来问是否有订报单奉送,而其中不乏高薪者,月入上万,却不肯每年花费二三百元去订一份想读的报刊。即使单位的公费开支,也受一种畸形的消费观支配,宁愿不时挥霍数千元请客宴请,也不想花费一笔钱为单位、为员工多订阅一些报刊。这种意识其实很有害,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缺乏财力的支撑,显然就缺乏足够的驱动力,而这又造成精神生活的贫乏、文化品位的低下,与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相距甚远。

  博物馆井喷的两面观,不仅政府部门,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感悟和反思吧!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