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
其实从去年开始,深圳、湖北等地的博物馆已先行免费开放,但席卷全国的免费开放浪潮却是从今年开始掀起的。本月首日,北京、辽宁等省市的部分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开启了中国的博物馆“零门槛”时代的大门。据了解,本月底,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博物馆将会相继免费开放,而在今年内,全国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博物馆和各省级综合博物馆都将全部走上“零门槛”的大道。
从“试行”变成“制度”,自然吸引了更多群众前来参观。从近两日各地的相关报道来看,免费开放完全扭转了博物馆冷清的局面,几乎每个博物馆都门庭若市。据了解,北京军事博物馆是北京地区第一家向观众敞开大门的国家级博物馆,免费开放首日门口排起了50米长队,全日共有12555人入场参观,该数字比之前日均1250人增加了9倍。辽宁省博物馆免费参观首日市民踊跃全天参观达5400多人次,甚至有人从早晨6点30分便等候在门口入场。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当天共接待2000名参观者,参观人数是平时的5倍。这一系列数字再次说明,市民对于博物馆的感情已不仅是一种好奇,更是一种对于精神食粮的需求。
应对:锦囊妙计保证参观质量
在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博物馆便进行了免费开放的试水,结果闹出了一系列“险情”:上海美术馆率先免费开放7天,其间遭遇小男孩在展厅内小解,差点毁了齐白石的名画;福建省博物院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因参观人数过多导致该馆自然馆内的一些藏品受损,损失累计达十多万元……如何既保证观众参观质量,又保证展品安全?各大博物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迎接“大考”,开放两天来尚未出现一宗“险情”报道,可谓“开张大吉”。
妙计一:限制人数,免费不免票。鉴于“试水”期间各地博物馆都人满为患,因此这次许多博物馆都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措施,控制人流。比如北京军事博物馆市民凭身份证到售票窗口免费领取门票即可入场。据军博陈列宣传处票务组主任王克介绍,每一个小时为一个发票时段,根据馆内人数决定发票速度。事实证明此举有效缓解了展厅压力,同时保证了展厅秩序。
妙计二:加强硬件建设。虽然人数陡增,但军事博物馆各个馆内都保持了较好的参观秩序,没有任何一件展品被损坏。除了限制人数外,博物馆也对原有的硬件设施进行了修整,以应对膨胀的人群。比如加宽了原来的通道,对一些珍贵文物加封了玻璃罩或栏杆,并增设了馆内警示牌。辽宁省博物馆工为了迎接免费开放,特意检修了滚梯、电路等馆内各种设备、公用电话、饮水机、导游触摸屏等设备,距展品有1米多远的地方设置隔离带,防止人多拥挤碰到展品柜。此外,在免费开放首日,原来值夜班的保安也将全部上岗,100余名保安全部投入到维持馆内秩序中来。还有不少博物馆都增加了观众休息区,以维持展厅秩序。
妙计三:呼吁观众文明参观。实际上,免费开放考验的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应对能力,更考验观众的文明素质。事实证明,之前免费开放带来的种种尴尬局面,不少都源于观众素质的低下。随着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越来越多,文明参观已成为一堂必修的功课。于是,各馆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将培养观众的观展道德作为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辽宁博物馆推出了“免费不免责”对策,为观众制定了参观守则,如果弄坏文物,破坏了环境,要承担一定责任。而另外有些博物馆则在馆内安装了播放器,在人流多的时候每隔半小时播放一遍注意事项,提醒观众们文明参观。
探路:深圳先行一步
早在2007年3月1日,深圳市便在“零门槛”的路上先行一步,将市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市群艺馆、深圳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7个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市民热烈欢迎。深圳市各大市属文化场馆开始实施免费入场后,观众由2006年的177.65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311.31万人次,增加130多万人次,其中以外来劳务工人数增幅最大。据了解,最初一段时间各大场馆都经受了种种压力,但经过了一年的磨合以后,它们都已经从当初的尴尬走出来,并在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经验之一,是免费开放促成了深圳“文化义工”队伍的壮大,他们为博物馆、美术馆的有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关山月美术馆的文化义工队伍比较成熟,至今他们的义工人数已超过200人。关山月美术馆向社会承诺:5人以上参观美术馆,必有一个专业人员为他们讲解,使他们更加理解高雅艺术。关山月美术馆开了先河以后,各大文化场馆纷纷仿效,深圳博物馆也在免费开放后向全社会公开寻找文化义工,并为他们进行讲解员培训,这些热心人为维持展厅秩序、确保展览顺利开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一年来的经验来看,文化义工不仅让文化场馆更好地实现了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更拉近了观众的距离。而文化义工在深圳也获得人们尊重,去年年底市文化局出台了《关于实施和规范文化义工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了文化义工的奖励机制。如,义工服务可分类享受公益性文化场馆组织的艺术(演出)观摩、文化艺术消费等。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文化义工,由场馆或市有关部门进行表彰。
此外,深圳文化场馆还进行了一系列“自助化”高科技建设,以满足市民需要。比如关山月美术馆配置了几台馆内资料检索系统,对馆内收藏的关山月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关山月数据库,让许多“走马观花”的市民在短时间内便能把握文化资讯。此外,在常设展厅中还配了数十部语音导览器供观众免费使用,以缓解讲解人员不足的缺陷。而深圳图书馆则在全国率先全面应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在馆内全面实行包括“自助借还”的多种形式的自助服务,让市民在里面犹如在家中一样便利,提高了市民的参与度。
相关链接
英国 税收鼓励细化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英国现有大大小小约1500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中国家级和政府资助的博物馆都实行免费开放。为了鼓励免费开放,英国财政部规定,即政府支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常设展览若对公众免费开放,则可以享受增值税返还。到2005年10月,免费开放制度又继续扩展到48所大学博物馆和美术馆。为此,英国文化、新闻和体育部每年拨出4000万英镑补偿属下12家博物馆因免费开放而损失的门票收入,而该部门主办的所有22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每年还能享受总额为3.2亿英镑的预算拨款。
法国 秩序井然仍在探索
2008年1月1日,法国正式开始试验性地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14座博物馆和纪念馆迎来免费参观者。此外,每周有一个晚上,蓬皮杜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奥塞美术馆、卢浮宫和凯布朗利博物馆将对18-25岁的年轻人免费开放。但这次试验仅涉及常设展览,为期6个月。一个多月过后,法国博物馆管理处于2月11日表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在1月份普遍增加了50%-60%的人流量。但这段时间内法国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其一,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否会使“文化产品”和“免费”联系起来,从而给法国文化产业带来消极影响;其二,免费开放本身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促进文化发展。
加拿大 重视保护杜绝“爆棚”
在加拿大,每个免费开放场馆都根据自身保护要求,制订了细致的管理规则,清楚地标在门票背面、相关宣传册和告示栏中。除“不可大声喧哗”、“不可触摸文物”等规定外,对禁带何种物品、是否可拍照或摄像等也有明确要求及违规的相应处罚措施。为方便游客,不少博物馆在入口处都设有免费衣帽物品寄存处。按照规定,雨伞、宠物、双肩背包和大于规定体积的箱包等均不能带入。在参观联邦议会大厦时,游客还必须通过严格的安检。各场馆内均设有监控摄像头。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