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天节纪念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这一传统民俗的重拾与回归,是很多民间文化志愿者和热爱襄樊的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的穿天节在米公祠举行。跟以往相比,今年的节日更加热闹,同时又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首先,今年的穿天节除了普通市民的参与外,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都有领导来到活动现场。副市长黄德华还讲了话,说明穿天节这一民俗正日益受到官方的重视。另外,还得到了商家的积极参与。一大早就有商家做好了彩虹门、横幅等,某医院还在门口摆了一排桌椅做起了义诊。这充分说明,商家已认识到这一传统民俗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这对进一步扩大这一民俗节日的影响力也是很有好处的。
有不少人把穿天节定义为襄樊的“情人节”,这个提法虽然浪漫,却有些狭隘;而有人则认为应该把穿天节定义为“赏石节”,应该以踏青,赏石为主。因为穿天节的主要活动形式就是寻找“穿天石”,即“窟眼石”。襄樊素有“捡窟眼石得好事儿”的俗语,所以在穿天节里寻石赏石有吉祥之意。而且,人们在寻石赏石的过程中可以陶治性情,这种健康文明的活动值得倡导。
不过,笔者认为,我们还应该进一步丰富穿天节的内容,力争把它办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襄樊民间文化节”。
当天上午,有好几个人在活动现场询问“襄阳火炮”在哪儿,他们称自己就是因为听说有这个节目才慕名而来的。另外,活动主办方还邀请“泥人张”等民间手工艺人前来表演;卖清汤的王师傅也受邀推着祖传的、有着百年历史的木灶、木柜在米公祠门口摆起了摊,结果他的清汤大卖200碗……
由此可见,这些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只是一直以来,它们都缺少一个集体面向市民的载体。我们何不借助穿天节这一活动,把这些散落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都“穿”起来,这样既能丰富穿天节这一民俗活动的内容,又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我们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