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一直致力于美术创作的著名画家赵先闻先生竟又搞起来书法,并且出手不凡,自成机杼,以更为现代,更为开放,更为达观的艺术态度展示书法这传统艺术的强大魅力,令书法界的行家里手惊奇不已。
欣赏赵先闻先生的作品,我们不能不承认其间含有一种卓尔不群、超迈博奥的艺术气质--如果我们能够得以理解。那一幅幅看似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作品隐约含有一种磁力,并逐步强劲,使之陶陶然融入作品之中,而在反复的品味中,又有越来越多的通道逐次展开,或狂放、或疏朗、或飘逸、或儒雅、或滞重、或恬远,每一途径都有非常的风光任之领略,因而不但使我们体悟到书法艺术丰厚的含蕴和高妙之处,也惊奇尺幅之间竟然拥有如此的广阔天地。
肯定地说,赵先闻先生的书法格调得益于他的绘画功底,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如画一般具有整体的画面美的特点,仔细揣摩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书法中,字的形态结构被淡化了,淡化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而主要的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所有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内在联系,其中没有超然幅外的,包裹题款和署名,都内在地联系成一节奏,一种韵律,一种浑然一体而又匠心独具的交响诗篇,有舒曼悠润 人情怀的小夜曲,有跌宕回旋波折有序的变奏曲,有雄浑刚健催人奋进的进行曲、、、一首浪涛沙《赤壁怀古》、宛如滚滚长江奔腾回旋、激浪千叠、而浪涛间又有帆影闪动,渔歌唱答、、、他的书法更具有了“画”的意味,该突出的突出,该衬托的衬托,该点染的点染,观照严谨而风骨健朗,构图布局浑如画卷。这里没有了通常意义的纯技术操作,重要的是作者的书法艺术观念--将字的形体结构作为要素,通过要素的排理调度完成画面的构筑,并使诗文内容的到具有自身特质的形式载体,既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又有充沛的文化含量--可以多角度理解,使人在解读中深切体味文化精神和书法魅力,并尽情享受艺术给人们带来的解放与张扬--像所有的文化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一样,在理性的框架内激情碰撞,可理解的确定性中又有不可预见的偶然性,能够自由畅想有遵循清晰可感的规则轨迹,明朗中的深沉,大胆中的细腻,不经意中的画龙点睛,触之于感觉而动之于心灵。或者,这便是书法艺术的本意,在幸勤劳作之后,在亲朋欢会之际,在烦恼侵忧有难以摆脱的时候,展开赵先闻先生的字幅,细细的品位一番,相信一定会有许多的收益,欢跃的心情会有锦上添花的惬意,孤独的心灵会得到一丝温暧,而被伤害的感情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
书法艺术是审美的,而审美则是以愉悦人的精神为前提。从这一角度理解,我们的传统书法艺术承载了太多的观念的负荷,而应有的创造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时下,关于书法创新的讨论仍在继续,但如何创新却又莫衷一是,没有人敢予定论,结果很多人都在喊看创新的幌子下摹仿古人抑或今人,在一种极为有限的境界中完善与陶醉。如此看来,赵先闻先生的书法是应予肯定的,在他的书作中,更多的都是自已对于书法的理解的体现,且风格独到,气韵盎然。当然我们不能说赵先闻先生的书法便是创新的方向,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起码为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种创新参照,其间的意义,可想而知矣!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