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追索

永恒的追索

永恒的追索

时间:2009-10-13 14:41:32 来源:

评论 >永恒的追索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当当代绘画被负载了越来越多的“意义”与“观念”,当绘画与哲学、文学的关系变得暧昧混淆,中国古人所描绘并追求的“直境”,那种超验的、隔空取物式的审美态度愈发显得迷人而质朴,并具有一种“直观”的纯粹性。
 
如同马丁·海德格尔所言,“物之为物何时以及如何到来?物之为物并非通过人的所作所为而到来。可是,倘若没有终有一死的人的留视关注,物之为物也不会到来。达到这种关注的第一步乃是返回性的步伐,亦即从表象的、说明性的思返回,回到思念之思。” 海德格尔的所谓“思念之思”,也就是胡塞尔不断强调的“本质直观”。这里的“本质”是纯粹的本质,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本质,它完全不同于我们人为所赋予事物的“意义”——太阳象征着什么,花朵又象征着什么,诸如此类,都是一种“表象的、说明性的思”。我们这里所论及的“本质”,乃是物自身所呈现的,一种“还原性”的“本质”。当一枚苹果放置于老旧的桌面,在阳光的拂照下,那红里透青的果皮光泽,坚实饱满的果肉,与坑坑洼洼暗淡沧桑的棕色老桌,当这一切与你的目光不期而遇并进而触动你的视觉,令你砰然心动若有所思,此时此刻你所感知到的便是它们的“本质”。
 
与传统的逻辑推理、理性分析不同,达到这种“本质”的方式是“直观”。这种直观略近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物观物”的境界。“以我观物,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则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人间词话》)回到物自身当中去,放弃一切先验的观念、理论束缚,最终达到“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本质”。
 
而“思念之思”,则是一种动情之思,心照之念,是放弃了先验的自我而完全投身于对象的一种观照。
 
当我被那些蒙着岁月痕迹的老画片、被那些画片上的旧日面厣所吸引,我所体验到的正是这种取诸怀抱,因寄所托的心动与陶醉。这些古董般的丽影香消玉殒,说着那个年代,那些时而冗长时而缺断的故事。她们深藏在骨子里的魅力,会在不知不觉中牵动人心。
 
在画的过程中,我不禁深深陶醉于这个只存在于布上的世界里:这里没有引人入胜的文字,只有让人遐想的人物。这里只记录了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最美的一切,一个瞬间的微笑,穿透心灵的眼神。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最美的衣裙、最美的画面都永远留在那里,永远不会老去,犹如我们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时间是流变不居的,我们对于“纯粹本质”的“直观”追索也是永无止境的:为了摆脱那早已充斥内心的固有成见,我们不得不一再地“返回”——既是返回对象,也是返回自己的内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绘画也是永无完成之日的,它应当不断地体现着目光与心灵的探询。可是,从现实的物理层面上来说,一张画又有着必然的“完成”之日。那么,如何在瞬间的画面上体现这种无尽的时间感呢?
 
首先,我们仍然需要回到“思念之思”。当我贯注全部情感并投射于画面,情感便随运笔而凝固于颜料的物质性当中了,当它们呈现于观众面前,与我有着相似的感受与经历的人会感同身受,,会被打动。只有从真正的、纯粹的情感与视觉出发,才能使得原本并无生命的物质获得摄人之神,并由此架起沟通他者的桥梁。我只记住美的事物,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份真切。对人而言,看得最真的实在是面孔,在脸上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一切。我总是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不可思议之新奇,遇到让我立刻画下来的冲动,记录下那个时刻的那个人……对于这种记录,我习惯一种温性的方式,不沉重亦不轻佻,但唯美。
 
而划痕与肌理的运用,亦是探索时间性的重要方式。对过于完整的画面的“破”与“毁”,颜料的层层覆盖叠加,留下蒙垢感伤的处处瘢痂,最终显现出岁月的痕迹。注意画技的精妙,材料肌理的混用,营造出岁月沧桑的陈旧,存在与消失的转换,梦与醒的混淆,恍如隔世的混沌昏暗,偶又浮现清晰明丽。
 
我试图借此营造一种视觉圈套,使得观众将自己置入一种视觉转换的情境当中去,仿佛能够进入这些历史。将曾经的美女画片图象并置起来,用色彩布下美女的美丽的陷阱:当人们阅读画面时却又发现是另外的一种情形,它是那样的残酷,甚至发人深省……我想体现另外的一种价值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我试图超出画面本身。故事情节消失了,场景舞台失去了,一系列的动作消失了。剩下的是五官头像的一个剪影,一个轮廓,或某个局部。是流逝中的某个凝固或痕迹…… 看那些组合,是意识流被裁断的一刹那,是所有光、影、情感混合交杂在一起的一刹那,它们被高度浓缩成一种符号,真实而又抽象。最后,当我们转身离开现实,只剩下属于你我的回忆。
 
对于那一天,我努力着……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