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田园”艺术家 ——万力

日期:2025-09-06 11:03:34 来源:北京徐悲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关联艺术家:

名家 >“原生态田园”艺术家 ——万力

“原生态田园”艺术家--万力

微信图片_2025-09-06_105931_228




从存在论与解构主义视域看万力的艺术实践



    在当代艺术的多元景观中,万力以其独特的艺术实践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他作为当代“原生态田园”艺术的开拓者,三十余载的创作生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从存在论与解构主义的视角审视,能发现其作品对艺术本质、传统范式以及现代性困境的深度探索与突破。

    万力的创作历程是现象学意义上“回到事物本身”的哲学实践。他不满足于传统绘画的既定模式,在油画、国画与双面画的多维领域中积极探索,试图挖掘艺术语言与生命本真之间的内在联系。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范式虽构建出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但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中,这种同一性陷入了“形而上学在场”的困境,成为一种僵化的千年传统。万力则挥动解构之斧,打破这一桎梏,让绘画从传统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例如,他在一些国画创作中,不再遵循传统国画对山水意境的常规表达,打破了画面布局的固有平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充满张力的视觉效果,从而突破了传统“天人合一”范式下的同一性。

    海德格尔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是万力艺术创作的精神灯塔。在他的作品中,色彩与线条不再是简单的形式元素,而是承载着存在者向存在敞开的动态过程。观者透过画面,能感受到生命的跃动、自然的呼吸,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未知的世界。他的双面画技术,恰似知觉的双重悬置,在正反视域的辩证运动中,让观者被迫直面视觉中心主义的虚妄。当观者欣赏他的双面画时,从正面到反面的视角转换,使画面所呈现的内容不断变化,打破了观者对单一视角下视觉认知的依赖,促使观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感知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

    从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角度来看,万力的艺术实践是一场持续的自我否定与创新之旅。他不断否定既有的图式语言,在水墨的混沌与油画的浓烈中寻找新的表达可能。在他的水墨作品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笔墨的皴擦点染技法,让水墨在宣纸上自由流淌、交融,开显出一片未被规训的潜能性空间,使古老的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非同一性”的探索,不仅为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在本雅明所描述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灵光”似乎面临着消散的危机。然而,万力的作品却在市场的高速流通中呈现出别样的景观。其作品在拍卖场与画廊中的频繁现身,不仅没有使其艺术价值被商业所淹没,反而让其“灵光”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延续和拓展。这印证了鲍德里亚在拟像社会中关于符号超真实的断言,在当代社会,艺术作品的真伪、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已被打破,符号的自我增殖和传播赋予了艺术新的存在意义。例如,他的一些作品通过印刷、数字化等复制手段广泛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作品的符号意义不断被丰富和延伸,吸引了更多人对其作品的关注和解读。

    中央电视台寻宝鉴宝创始人,方书华先生的肯定性收藏。从福柯“知识 - 权力”体系的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权力对异质性艺术的规训与收编。但万力作品具有强大的变异能力,不断突破这种权力边界。他的创作不受收藏者或市场的左右,始终保持着独立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他持续在作品中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不断推出风格迥异的作品,为艺术世界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

    在存在论层面,万力的艺术实践展现出伽达默尔强调的“效果历史意识”。他对传统笔墨的解构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历史资源,通过创造性转化,使其融入当代艺术表达之中。他在一些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传统笔墨的痕迹和韵味,结合现代的构图和表现手法,让传统笔墨在当代语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这种既破坏又重建的双重运动,使他的作品成为德勒兹意义上的“根茎状”存在。在学院体系与市场机制、东方美学与西方观念的复杂网络中,万力的作品如同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不断生发、蔓延,衍生出无数不可预见的艺术可能性,与不同的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形成独特的艺术景观。

    万力的艺术实践在存在论与解构主义视域下,是一场对艺术传统的深刻反思与大胆突破,是对艺术语言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哲理性,更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激励着更多艺术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去挖掘艺术与哲学、传统与现代、存在与表达之间的深层联系,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


【文:吴艾艺伟 ,策展人、艺术家、诗人】  

2025年2月18日于中央美院  





作 品 欣 赏


微信图片_2025-09-06_105935_800


《金凤凰》

尺寸:70cmX70cm

材料:国画宣纸

创作年代:2015


    这幅创新的国画重彩作品,似一扇窗,展现出湖南湘西独特的乡土文化风情。画面中,一只色彩绚丽的金凤凰自山中振翅高飞,成为视觉焦点。凤凰羽毛以大胆浓烈的色彩铺陈,红、黄、绿等色调交织碰撞,既保留了传统国画的笔墨韵味,又融入重彩画的鲜明艳丽,仿佛赋予凤凰以生命,象征着湘西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蓬勃生机与希望。


微信图片_2025-09-06_105938_094

《湘西风情》

尺寸:70cmX70cm

材料:国画宣纸

创作年代:2015


    这幅湘西风情的国画创新作品,以独特艺术语言展现和谐安逸之景。画面左侧青瓦木楼的湘西村落依山而建,村口老树下,身着蓝布褂与碎花裙的情侣相偎喁喁私语。右侧巨岩上,金棕色猎鹰昂首伫立,羽翼间墨色与赭石色晕染,凝视林间翩跹的黄翅粉蝶,翅尖点染胭脂红。背景层峦以水墨淡彩勾勒,远山如黛近峰披翠,山腰橙黄晚霞与山脚靛蓝溪流相映。林间朱砂红枫、柠檬黄银杏、翡翠绿松柏点彩出秋日盛景,石径青石板留白暗示行人踪迹。工笔重彩与泼墨写意相融,诗书画印与湘西民俗符号交织,奏响自然人文和谐乐章。


微信图片_2025-09-06_105940_721

《湘西乡韵》

尺寸:70cmX70cm

材料:国画宣纸

创作年代:2015


    吊脚楼依山用墨线勾勒,木柱浸着赭石与西画肌理。石板路泛着钛白光斑,山里的风情朱砂叠染。酉水粼粼,石绿底色缀银粉波光,与印象派笔触相融。土家族的风格撞着藤黄靛蓝,西兰卡普纹样在工笔间藏着光影流动的暖。


微信图片_2025-09-06_105943_442

《迪拜蓄意》

尺寸:70cmX70cm

材料:国画宣纸

创作年代:2015


    这幅中西融合的画作,聚焦迪拜元素。以灵动笔触勾勒猎鹰雄姿,它展翅翱翔,羽毛纹理细腻,似欲冲破画面。背景里,帆船酒店、迪拜大厦等标志性建筑错落,现代建筑的硬朗线条与传统中国画的写意晕染交融,谢赫扎耶德清真寺的穹顶与尖塔,添了宗教建筑的庄严肃穆。色彩上,汲取西方绘画的明快,用丰富色调铺陈城市景观,黄的明艳、蓝的深邃,与传统水墨的墨韵结合,既展现迪拜的现代繁华,又有东方艺术的含蓄意境。猎鹰作为迪拜王子们的象征,串联起地域文化,让这幅画成为中西艺术对话的窗口,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中,呈现迪拜独特风貌,绘出城市的活力与文化底蕴。


微信图片_2025-09-06_105945_997

《乡村印象》

尺寸:150cmX70cm

材料:国画宣纸

创作年代:2015


    池塘漾石绿波光,润白铺石印底色,稻穗缀钛白晨光,藏乡村印象。瓦房以墨线立骨,土墙晕赭石肌理。竹篱爬朱砂豆角,晒谷架支藤黄暖。农夫围绕勾工笔褶皱,风情撞靛蓝,西画光影融水墨湿润,炊烟在酞青天际轻扬。


参展作品:


2002年《家猫》《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出


2003年《四渡河写生系列》2003年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展出


2004年《回忆》《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座谈会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5年《炼》《写生系列》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區, 获优秀奖


2006年《秋风系列之一至之五》、《乡情系列之一至之五》2006年北京美术馆参加迎奥运人文美术作品展


2006年传媒大学学术交流个人油画展


2007年北京涉外經濟學院學術交流展


2007年《風景系列》在北京日博畫廊 油画展


2007年《秋峰》參加中韓文化交流十五周年藝朮展韓國﹙獲銀獎﹚


2007年《風景系列》參加中國國際藝朮博覽會 北京國展中心


2007年《圣池》《秋峰》走出宋庄——中國宋庄當代藝朮巡回展 ——『展出地點』北京環鐵時代美朮館——上海多倫現代美朮館——魯迅美朮學院美朮館——山東濟南—東方現代美朮館


2007年《山間系列》新加波油画展


2007年《圣池系列》《春天之風系列》中国北京--馬來西亞巡回展


2008年北京艺术研究院实力派学术邀请展


2008年北京泽中画廊“画家万力《风景风情个人油画展》”


2009年中国海洋题材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9年《立方体》艺术组合展北京


2009年《风景风情个人展》北京泽中画廊


2009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南展區


2010年《首届北京艺术新人新锐展》北京金宝汇【LaCeleste画廊】


2010年《中国亚洲艺术博览会新人新锐邀请展》北京國展中心


2010年《风景风情》在香港人民大会堂 展出 ——广东卫视专题采访


2011年韩国学术考察美术作品邀请展---韩国


2012年香港美术作品邀请展 香港


2013年北京乾元艺术机构学术展


2014年广州美林美术馆要请展


2013年广东南方卫视《一方水土》专题釆访


2014年《宋庄•四月色彩》与北大EMBA互动沙龙艺术展


2014年旅游经济卫视《艺术之路》专题釆访


2014年北京聚家美术馆邀请展


2014年(家园大爱)参加北京艺术画廊周画展---北京泽中画廊


2014年中国船检(家园大爱)专题釆访


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书画精品展——〖中国—法国〗《山水情》法国大使馆收藏


2015年《田园风情》作为国礼被中央党校全国市长培训中心收藏


2015年《花鸟图》作为国礼被中央党校收藏


2016年《山水情之一》作为国礼被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收藏


2016年湖南株洲神農軒轅艺术馆主办〖万力·大爱·田园水墨画〗学术个人画展


2017年凤凰卫视——万力《双面水墨》一种新型国画专访


2017年北京798感叹号画廊《触点与融合》学术画展


2018年南京《崇正书院学术交流》


2019年日本东京,长崎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展


2022年于北京万象美术馆举办《触点与融合》第二期个人学术展


2023年于希腊雅典参展奥林匹克艺术展


2024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学术交流展


编辑: 朱梦雅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