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08年香港艺术展五月登场
    亚洲及全中国早已真正登上了国际艺坛。随着亚洲当代艺术的飞速崛起,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文化及经济日益成长的地区。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策展人,在当今文化景观转移之际,已觉悟到亚洲作品的精良品质和非凡意义...
    查看详情
  • 马未都《百家讲坛》上新解《静夜思》 遭质疑
    人物简介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1981—1995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
    查看详情
  • 国家文物局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
    记者获悉,国家文物局已将推进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作为2008年主要工作,中国公众有望免费走进更多的博物馆参观。   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博物馆免费开放成为热议话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推进博物馆向社会免...
    查看详情
  • 资本搅动艺术品市场 是艺术还是生意?
    虚火过剩 在2007年伦敦的佳士得,伦敦、纽约、香港的苏富比,伦敦的飞利浦秋拍上,中国当代艺术共有18件作品进入了千万级排行,其中岳敏君的《处决》和《希阿岛的屠杀》拍价分别居第一和第三位,《处决》拍...
    查看详情
  • 艺术品投资成为上市公司新奶酪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艺术品的兴趣也日益提高,不仅涌现出大量有实力的私人收藏家,企业参与艺术品投资的也越来越多,包括不少上市公司。 很多人认为,企业投资艺术品不仅可以起到减免税收的作用...
    查看详情
  • 行为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境遇
    本土行为艺术的合法化危机 然而,行为艺术在本土面临着合法化存在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展览机制,压制与疏离的双方构成了游戏张力;另一方面,关涉到行为艺术自身从策略到语言的自我完善——...
    查看详情
  • 知识分子性与艺术意义
    (一)半个社会学家 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家因思想资源的匮乏,向西方现代哲学和先秦哲学寻求艺术本体论的支点而被称为“半个哲学家”;而在90年代,艺术家则充当着半个社会学家的角色。从美学批判转入社会问题和大...
    查看详情
  • 到底谁的价值混乱——我批陈丹青之“现状不算艺术史”
    《南方周末》最近发表了陈丹青的一篇《现状不算艺术史》的文章,中心内容就是“从民国到现在的艺术家的作品都属于‘流水帐’,根本进入不了艺术史”。我看这不是什么学术建设性的文章,纯粹是用颠倒是非与制造混乱为目的...
    查看详情
  • 张小涛艺术作品展举办
      新年伊始,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以“古今一体,恒久当代”为主题的当代艺术系列展的首场展览——《重生》张小涛艺术作品展。   此次展览由原弓策划、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公...
    查看详情
  • “介入”一月七日艺术作品方案公布
    作品名:艺术教育,我顶你个肺!   作品类型:行为   艺术家:莫超略(中国)   实施空间:莫超略的家   实施时间:1月7日开始延续一整年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主办的《介入:艺术生活366天》...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