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心灵的远方―叶国丰艺术解释(文/毛建波)
    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清.李渔《闲情偶记》 远方是梦想,远方是追求,远方是希望,远方是期待……心灵的远方凝固在画布方寸之间,浓缩、沉淀、变幻、升华。在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或许都潜藏着一方圣...
    查看详情
  • 转型•超越―叶国丰近期油画简析(文/王平)
    用西方油画的手法画中国山水画,这似乎就是叶国丰近期油画给人的直观印象。但这样的直观印象抓住的仅仅是他艺术表层的东西,在这个表层后面的,是叶国丰独特的艺术气质。正是他独特的艺术气质,使他将油画语言与中...
    查看详情
  • 意蕴在先―叶国丰油画印象(文/王军利)
    当代中国油画,怎么看都摆不脱西方油画的影子,要么追随古典主义,写实,唯美,色彩意蕴无不华贵谨严到无以复加。要么膜拜后现代,怪异,荒诞,怎么看怎么像毕加索、达利的后裔。吸引眼球似乎成了绘画的终极目的,竞...
    查看详情
  • 得意忘形-叶国丰艺术论谈(文/陈琦)
    出生于东海之滨的叶国丰敏睿、适达又督实、永毅,由表及里都堪为艺术的不懈追求者,念起即行的实践家。受中国美术学院严谨的规范后又历经近20个春秋的修为,他汲取着中西文化博大精深而识力日臻,表现出这种学习的成...
    查看详情
  • 远方的大海(文/刘一丁)
     今年初秋,当我航行在蓝天白云下的南海时,一艘木质鱼船从我的左舷漂过,我让自己的头颅随之作出了逆时针旋转,直至向左扭过身体,目送鱼船消失在碧波荡漾的天际。  这种木质鱼船在我家乡200多公里的东海上,已...
    查看详情
  • 经济学人杂志:中国私人藏家的崛起之路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08年11月26日文章:中国艺术品回流故土   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早期,收藏中国艺术品和陶瓷曾在西方社会风靡一时。职业寻宝人的大笔买入,以及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的战争劫掠,将大...
    查看详情
  • 全民摄影时代记者摄影没落?新闻照片能卖大价?
    《论坛》王庆松摄这幅作品不是纪实新闻摄影,而是摆拍,但是讽刺社会问题,属于观念摄影。   “新闻摄影已死?”在欧洲,这个悲壮的口号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在全民摄影时代,专业新闻摄影还有什么优势?后天,一年一度的...
    查看详情
  • 美术创作 藏族题材缘何不衰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藏族题材创作宛若一朵奇葩,常开不谢。近些日子,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将上个世纪40年代至今几代美术家创作的300多件藏族题材作品铺陈,一展中国美术界对于藏族题材...
    查看详情
  • 在“传统”面前,我该怎么做--浅淡我对中国画艺朮创作的感受
    在“传统”面前我很怕,有压力,是因为别人批评我“没传统”,我很委屈,在中国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上,众说纷纭,老生常谈。如今谈的人也不多了,但依然很压人,萦绕在我心中仍然是很沉重的“思考”,在中国画领域里,...
    查看详情
  • 浩气正清华——韦选毅山水画新作赏析
    杨力斌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墨客喜欢观山乐水的习惯。当然,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登山活动并不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踏青游玩,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王微“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都是一种“圣...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