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感觉文彬
    王琨 就如今而言,画画的多得不得了。这其中有画匹,有画匠,还有许多混事的,真正的艺术家并不多。画匹者,就是对艺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我感觉良好,心高气盛,自命不凡,没下过苦功夫,装束、举止却以艺术...
    查看详情
  • 袁文彬:知性的关注
    《北京商报·中国当代艺术周刊》 执行主编原琳 2009.7.10.于东营工作室 北京商报:您现在创作的“新天堂系列”作品,仍是在延续着您对消费文化的关注吗?袁文彬:这批新的画作是延续着“麦当劳系列”创作的脉络,体现了...
    查看详情
  • 从艺术通感的转译到文化记忆的钩沉 ---袁文彬创作访谈
    采写:王一妃 《红艺术》杂志 时间:2008.7 .25 地点:北京东营艺术区 《红艺术》:袁老师,我看你最近在画记忆系列,请你先谈谈和你的成长经历有关的事吧。 袁文彬:我的出生地在福建上杭县,是一个闽西的革命...
    查看详情
  • 写意王辉
    袁文彬/文 2002年的大年初一,回到闽北老家的王辉,看着无限春光,画兴勃发,技痒难忍,提着画箱走出鞭炮喧天的小城,独自来到山野田间动笔写生。突然,一头小牛犊带着初生不怕虎的精神向他发起攻击!正专注画画的...
    查看详情
  • 当代艺术中的“挪用策略”
    袁文彬 在后现代语境中有一个常见词语叫"挪用策略"(strategy of Appropriation)。和"挪用"相似的词还有借取、剽窃、戏拟、并置。"挪用"在后现代艺术中加此频繁地出现,或被人引以标榜或为人所垢病,其中最富争议...
    查看详情
  • 关于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有了更时尚的别名。如:挪用、置换、最刺目的叫剽窃。美国的当代艺术家雪莉克·莱文就公然以“剽窃”作为自己反对现代主义对“原创性”近乎疯狂的追逐。她在1982年西德“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奖”上的作...
    查看详情
  • 艺术是一棵树
    袁文彬 2002年5月,我应德国普法茨州艺术基金会的邀请前往德国参加该州主办的国际艺 术博览会,这是我第二次的欧洲之行。在油画的故乡近距离地面对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我少了第一次的激动和崇拜,多了几分思考...
    查看详情
  • 画室随笔
    袁文彬 ●样式不是风格。风格是具有内在的思想和性格的,而样式却是表层的符号化。像毕加索、里希特和基亚这样的顶尖大师,在他们的各个时期都充满了创造性,而二三流的画家却据守在单调的样式中固步自封。就本质而...
    查看详情
  • 关于《麦当劳叔叔》系列
    袁文彬 1995年夏天,我呆在正在搬迁中的中央美院一间五平方米的简易小屋中画了张《麦当劳》,这是我从肖像创作系列转向关注文化问题的转折期作品。当时我试图把学院的经典写实和当下文化思考结合起来,用准肖像的...
    查看详情
  • 春拍市场乍暖还寒 古画风景独好当代艺术成绩惨淡
    □陈逸飞《吹单簧管的女孩》今年拍得672万元。   □辛 亚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显示,2009年春拍成交总额为68.85亿元,与去年同比减少56.44亿元,下跌45.04%;比去年秋...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